音乐学院
首页 - 学生工作 - 团学活动

音韵传爱,桑榆晚景沐春辉

来源: 音乐学院 添加时间: 2025-03-31

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与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,音乐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于3月30日精心组织了“音系敬老院 情暖夕阳红”活动。本次养老院活动特别邀请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素质教育学院陈锡德院长,此次活动深化了同学们对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理解,也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营造温馨的敬老氛围。微信图片_20250331204830.jpg   主持人致以热情诚挚的开场辞,向在场的老人、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的背景、目的以及到场的人员,并对大家的参与表示欢迎与感谢。在我们主持人热情的开场后老人们展露出自己的笑容。
  本次养老院慰问活动,开场舞承载着独特且重要的价值。开场舞营造热烈温馨的现场氛围,更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肢体语言,传递出年轻一代对长辈们的关爱与敬意。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带来活力四射的开场舞,将以灵动的舞姿、饱满的热情,表达对在场每一位老人的诚挚祝福 !微信图片_20250331204749.jpg   由王佳乐、滕鑫、陈嘉怡、楚庆彤四位同学给老人和同学们进行雷锋故事的宣讲,深度感悟雷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价值的伟大精神,汲取无私奉献、乐于助人的力量,在新时代续写雷锋故事,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。
  音乐是情感的桥梁,能跨越年龄与时代的鸿沟,传递温暖与关怀。李锦烨同学凭借独特的表现力,将一首《如愿》饱含深情的歌曲化作动人旋律,为老人们带去一场高品质的视听盛宴。通过歌曲表达对长辈的美好祝福,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慰藉他们的心灵,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艺术回馈社会的价值。微信图片_20250331204810.jpg   在当今社会,思政教育作为筑牢理想信念、引领价值观念的重要力量,对年轻人意义重大,对老年人同样不可或缺。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学院陈锡德院长为老人们讲述红色历史,老人们亲身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,对党和国家的关怀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。陈锡德院长的讲述,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世界,思政教育也为老人的晚年生活,增添了一抹绚丽的精神底色。微信图片_20250331204932.jpg微信图片_20250331204736.jpg   红领巾到银发,我追着那道精神的光走了半个世纪。工作初期站在大学讲堂播撒火种时,总想起童年课本里雷锋雨夜送大娘的故事;到后来有幸筹建雷锋学院,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时,触摸着泛黄的《雷锋日记》残页,油墨香里藏着跨越时空的共鸣。
  退休后有幸重返大学校园,继续传承雷锋精神,青年学子们清澈的眼睛让我明白:雷锋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,而是可以生长的树。我们把雷锋故事编成舞台剧,让90后、00后用歌舞演绎"螺丝钉精神";带学生去养老院,看着他们给老人表演时专注的神情,突然懂得传承的本质是唤醒心中的善。
  如今在校园里,常听见学生们说"我帮你",这三个字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。追锋路上,我只是个举着火把的引路人,真正的燎原之势,在这些年轻的眼眸里,在他们弯腰拾起垃圾的瞬间,在每一个被点亮的平凡日子里。
  音乐学院李占双辅导员积极投身活动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关爱与责任。他与同学们深入交流,从情感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角度,鼓励同学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,用真诚的交流为老人驱散孤独,用敏锐的观察去发现老人的细微需求,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文关怀。微信图片_20250331204801.jpg  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,我们应当传承好,弘扬好“雷锋精神”,明确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锋精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,让我对如何在学生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。
  在“音系养老院,情暖夕阳红”慰问养老院活动中,这种思政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生动的体现。我欣喜地看到,思政教育与音乐艺术的融合结出了累累硕果。学生们在表演中展现出的专注与热情,让我意识到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,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爱国情怀,提升品德修养。
  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引路人,在追锋的道路上,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把雷锋精神融入内心中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,培养一批又一批像雷锋那样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让雷锋精神这面旗帜在新时代继续高高飘扬。
  在本次活动中,我们还给老人们带来了合唱曲目,其中有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等红色主题歌曲等,怕准备的歌曲老人们不喜欢,还特意设置了老人们点歌环节,老人们点我们唱,让老人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到来自年轻一代的热忱关怀,在合唱中有些爷爷奶奶们留下了感动的泪,这些泪水,是对学生们温暖关怀的回应,更是对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延续的认可。
  此次慰问养老院不仅仅只是一次活动,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,当学生们精心筹备节目,将悠扬的旋律、真挚的歌声传递给老人时,他们领悟到奉献的价值,这恰是雷锋精神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鲜活体现。在耐心聆听老人讲述过往奋斗岁月,了解国家从艰难到繁荣的历程时,一堂家国情怀课就此展开。
  
编辑/马宇威
审核/马宇威、吕程、孙晓芳
浏览量:115